金华

首页>地方频道>金华>文化

文史记忆丨汤溪端午习俗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6月19日讯(浙江在线 特约作者 胡阿荣) 【编者按】“小邹鲁”金华,文化资源丰富、地位独特。为充分挖掘、展现这一丰富的资源,提升浙中生态廊道的文化内涵,金华市政协文史委联手市社科联、市方志办、市文物局、市档案局、市婺文化研究会和金报全媒体中心、金华晚报、浙江新闻客户端、金华之声共同推出“文史记忆”,寻找八婺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文化力量。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相传这一节日是为纪念战国时楚人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他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伤不已,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为怕饭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箬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相关的习俗,传播至华夏各地。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除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外,还有其他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

  各地也有所不同,在金西,原老汤溪县一带,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

  【担端午】

  端午节前几天,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双亲的日子,送到娘家的礼品是一担粽子,俗称“担端午”。,粽子有大有小丶有甜有咸。其中几只"大粽"为至亲之人尝用,其他"小粽"由娘家分给邻里朋友,收到粽子后,则以鸡蛋或红包回礼。而娘家的回礼,除了鸡蛋和紅包以外,还要送给女儿几把亲手编织的麦杆扇,俗称"端午扇",寓意"顺风顺雨",可用于驱蚊蝇丶扇风纳凉。在扇中间缝上圆形绣花的布头叫"扇月",是老妈在油灯下用五彩线,一针一线绣成的,图案有鸳鸯戏水丶荷莲映秀丶喜鹊报喜等寓意吉祥纳福的绣品。送给女婿是用来擦汗遮体的"白汤布"和做夏衣用的布料等。所在这一切,老汤溪人叫做"搭端午"(方言音),这一"担"一"搭"洋溢着端午前浓浓的节日气氛。

  【躲端午】

  端午这天,大家都不下田地干农活,称谓"蛤蟆躲端午",说是这天的太阳特别毒辣,人畜要避之。大家在家也不闲着,就会在弄堂、阴暗的角落撒生石灰,在大门口用石灰淋画"八卦图"或撒画一把"风天戟";在门口烧大麦芒火堆。这些都是用来杀虫除湿、驱瘟避疫的。每户人家都会用一些菖蒲艾草插在门前,以前要把菖蒲的头剪成左右斜面,剪下根部的一段,中间横着搞一个裂口,把菖蒲插进后洽象一把"宝剑",在端午节,用以驱阴、驱鬼、驱邪,寄托着人们“祈福避邪”的美好愿望。

  【吃端午】

  端午的饮食很丰富,粽子是端午节必备的,几乎家家都在头一天,在糯米中放入五花肉丶豌豆丶土豆或栗子肉等各种馅,用箬叶包起,绑上棕榈叶撕成条丶接成的线。用"两尺六"大铁锅煮上几个时辰。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汤邑的村民在煮粽子时,都会放入整颗的大蒜和鸡蛋同煮。这样的粽子更香,煮好的大蒜也香软可口,而且没有辣味,味道特别好。早晨全家人一起吃"出锅粽"丶吃鸡蛋和蒜头,其情融融,其意浓浓。而中午的饮食更加丰盛,就是端午中餐要吃“五黄”,就是黄鳝、黄瓜、黄鱼、黄花菜(或咸鸭蛋黄)和雄黄酒(汤溪人多数用黄酒)。说是吃了"五黄",可以降服五毒,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

  【玩端午】

  每逢端午,村里的小男孩穿上长辈亲手缝制"老虎鞋",女孩儿穿石榴花鞋,脖子上挂上用红布制成小袋子,形似鸡心,内装"茶叶米"的香包,汤溪人叫"鸡心袋"。挂在小儿胸前,以驱邪祈福。另外,“鸡心”和“记性”谐音,也寓意着挂了鸡心袋的小孩,会有好记性,读书有出息。古代“午”与“五”通用,缝制时用的是青、白、红、黑和黄色的五彩线,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着东、西、南、北、中,蕴含着五方神力,一针一线,都是满满的亲情和执爱。而大人们,在端午节,会三五成群去当地的洋埠古镇看庙会(后称交流会)。一声"去洋港大溪看大水"的吆喝,大家马上就领会到,是要去洋埠赶庙会。

  老汤溪的民风习俗,是一本丰富、精美的画册。划酒拳、礼仪、祭祀、民谣,被乡亲们传承着,在乡土吟唱,在村庄流传。一席猜拳划令流淌的豪情,一种礼仪承载的寄托,一次祭祀彰显的敬畏,一支民谣唱响的真情,让乡村具备了丰富的内涵。土坛陶罐,因为腌制技艺的存在而孕育出了无数的美食;民谣俚曲,因为耕耘劳作的存在而飘散出了久远的古风;庙会节庆,因为传统节日的存在而焕发出了火热的激情;方言传说,因为教化功能的存在而飘散出了不息的芳香!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44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