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

首页>地方频道>嘉兴>要闻

嘉兴南湖:坚定扛起全市蝶变跃升跨越发展首位担当

  原标题:坚定扛起全市蝶变跃升跨越发展首位担当

  ——访南湖区委书记朱苗

  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嘉兴全市上下克难攻坚、化危为机,交出了一张近乎完美的年度成绩单。

  作为红船起航地、嘉兴的主城区,南湖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23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列全市前三,成为全市发展排头兵,充分展现了首位担当。

  南湖区的优异成绩从何而来?“十四五”怎样开局?如何庆祝建党百年?日前,在南湖区的“城市会客厅”——嘉兴首个人才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综合体“智立方”,南湖区委书记朱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我们坚持实干笃行,确保上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尤其是区四套班子精诚协作,党员干部敢打敢拼,用‘南湖作风’诠释了‘南湖作为’。”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才和创新作为第一动力。”

  “必须以‘主人翁’姿态坚定扛起主城区担当,以红船护旗手的实际行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面对记者关心的问题,朱苗用掷地有声的回答一一进行了解答。

  “以首善精彩的奋斗姿态开启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过去一年,南湖区交出的高分答卷映射了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大好局面。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南湖区将如何继续争当全市发展的表率?

  “南湖将如何扛起全市蝶变跃升、跨越发展的首位担当?”面对记者的提问,朱苗回答得很坚定:“我们要以首善精彩的奋斗姿态开启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朱苗说:“今年年初,我们召开了区委九届十二次全会,主题就是‘弘扬红船精神 展现首善精彩 坚定扛起全市蝶变跃升跨越发展首位担当 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明确了新一年南湖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具体如何做?朱苗表示,南湖区将按照“改革突破争先、服务提质争先、风险防控争先”的要求,以市委“全面创新年、团队建设年”活动为牵引,持续深化“十百迎百年”,重点在五方面发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走在前、作表率。

  “作为红船起航地,以红船护旗手的实际行动庆祝建党100周年是南湖区今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朱苗说,2021年,南湖区将以“主人翁”姿态坚定扛起主城区担当,全面展示红船起航地的首善精彩。

  为此,南湖区早已谋划在先。今年,南湖区将围绕“红船颂·南湖情”主题,精心推出“首善精彩”“红色传承”“南湖赞歌”三大篇章,通过一系列群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活动,把革命红船从南湖扬帆起航、劈波斩浪的辉煌历程及其孕育形成的红船精神展示出来、发扬出去。

  此外,南湖区还谋划了以下四方面工作,为“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以更大力度实施人才和创新“赋能工程”,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重塑更高能级的新型城市空间格局,在品质生活、数字化变革、绿色转型等方面发力,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团队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面向现代化、适应现代化、引领现代化的新时代南湖团队。

  “我们将更大力度实施人才和创新‘赋能工程’。”

  科技创新,一直是南湖区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南湖区科技创新的主平台嘉兴科技城,被称为“老两院”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已经深深扎根。

  在此基础上,南湖区以平台汇聚新平台,推动“2+2+X”平台布局持续优化。2020年,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嘉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研究院等高端创新载体相继落户。

  以平台为载体,南湖区去年新引进顶尖人才24人、省级以上领军人才61人,同比均实现翻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7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2家,创历史新高。

  “今年,我们提出要打造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人才‘聚宝盆’。”朱苗说,南湖将聚焦产业“高精尖缺”人才,打好“鲲鹏行动”、青年英才集聚行动等人才组合拳,开展“智汇南湖”系列活动。南湖区今年将创新设立“首席招才官”制度,全年力争新引育顶尖人才10人以上、省级以上领军人才40人以上。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动能至关重要。为此,南湖区部署了三方面重要工作。朱苗表示,除了抓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两项工作之外,南湖区将重点优化“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体系。

  “全力支持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实验室,加快嘉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推行‘揭榜挂帅’科研攻关模式,力争全区财政科技投入增长15%以上,争创‘科技创新鼎’。”对于如何经营好“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体系,朱苗进行了具体阐释。

  同时,依靠创新赋能,南湖区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以创建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引领,继续做大做强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智能装备、网络通信等主导产业,超前布局柔性电子、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06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