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首页>地方频道>徐州>要闻

徐州召开第五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

  4月11日下午,徐州召开第五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副市长吴昊通报徐州市疫情防控的相关情况及最新进展,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通气会,并就社会关注问题回答提问。

  4月10日0时至24时,徐州市新增阳性感染者2例,均为援建上海方舱医院返徐人员,本土无新增阳性感染者。至此,不含外省、市输入,全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84例,其中确诊病例25例,都属于轻型,其他为无症状感染者。

  在省专家组的精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整体形势逐步向好。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昨日发布了《关于实施分区分类精准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告》(2022年42号),推动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相关措施自4月12日零时施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是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在市区(铜山区、贾汪区、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实施差异化防控措施,封控区做到“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人不出区、严禁聚集”,其他区域按照防范区管理,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前提下,有序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二是全域全员使用“徐州健康宝”。坚持“全域持码开放、全员扫码入场”,所有单位(场所)必须申领“徐州健康宝场所码”,未申领的禁止开放或人员出入。进入公共场所和单位、乘坐公共交通须扫“徐州健康宝”、出示行程码、测体温、戴口罩;进入农批市场、大型超市、商业综合体、宾馆酒店及乘坐公交、地铁等还须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为满足广大市民核酸采样检测需求,全员筛查时的1888个采样点暂时保留,免费提供采样检测服务,16个黄码采样点和10个24小时采样点维持不变,运行3-5天后,根据群众核酸检测需求,动态调整核酸检测点设置,具体点位由各区及时向社会发布。

  三是加强来(返)徐人员健康管理。所有来(返)徐人员抵徐前可通过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等方式注册“徐州健康宝”,严格执行“落地即检、闭环管理;来前报备、优先放行”,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过“徐州健康宝”自主申报(如实填写“入徐登记”)并向目的地单位、社区(村)报备,抵达后立即进行核酸检测,严格落实相应健康管理措施。

  四是有序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各小区(村)、餐饮服务机构等按照通告要求,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安全有序逐步恢复。市区常规公交、地铁和出租车(含网约车)运营有序恢复,继续暂停省际、市际、县际客运和省际毗邻公交,出租车(含网约车)不得出市区运营,社会车辆非必要不出市区。休闲娱乐场所、公共文化场所和宗教场所、景点景区继续暂停开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具体管控措施另行通告,其他市场、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严格限流50%,建筑工地严格实行封闭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学校防控专班有序组织恢复线下教学,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各类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继续暂停线下培训活动。

  五是严格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和个人防护责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严格履行主体责任,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广大市民要严格落实个人防护责任,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主动接种疫苗,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当前我市依然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逐步放开不等于完全放松,请广大市民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一鼓作气,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

  答记者问

  问:请介绍一下我市学校复课的安排?

  答:按照“错峰有序、安全平稳”的原则,我市各级各类学校逐步错峰复课,高三、初三先行复课。其中,主城区、铜山区、贾汪区各普通高中高三年级教职员工4月12日返校返岗,高三年级学生4月13日开始线下教育教学;初三年级复课事宜将于近日公布。高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中学其他年级、小学、幼儿园原则上全域降为低风险后,逐步有序开学。丰县、沛县、睢宁县、邳州市、新沂市复课安排,由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根据本地实际研究后公布。

  问:请问学校复课和师生员工返校条件是什么?

  答:学校复课要满足五个条件:一是学校未被列入封控区、管控区;二是要细化返校复课方案和应急预案,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对返校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人进行健康监测、排查摸底,确保信息见人见底;三是召开线上家长会,详细告知学生、家长复课条件、准备工作、复课后学校管理措施、暂不能复课学生的学习帮扶办法;四是组织全面专业卫生清洁和环境消杀;五是做好防疫物资储备,至少确保两周常规用量。

  师生员工返校条件有:不在中高风险地区或封控区、管控区,没有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提供返校前一周自我健康监测记录和返校前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师生员工是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密接者、次密接者、时空伴随者,外市来(返)徐人员的,要严格按照市防控政策要求、落实健康管理措施,提供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学校批准后可返校复课。对一时不能复课的人员,学校要“一对一”做好信息告知和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健康状况,继续做好线上教育教学服务保障和居家生活指导。

  问:请介绍一下市内公共交通有序恢复情况?

  答:为科学统筹我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满足生产生活和市民的基本出行需求,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决定自2022年4月12日零时起有序恢复徐州市区(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淮海国际港务区和铜山区、贾汪区)的常规公交、地铁和出租车(含网约车)运营,对封控区、管控区周边重点区域和其他重点场所限制运营或甩站运营,严禁在封控区、管控区周边重点区域内停车上、下客。出租车(含网约车)不得出徐州市区运营,倡导乘客后排就座,严禁拼车。继续暂停省际毗邻公交和省际、市际、县际客运以及客运包车、顺风车等业务。

  市区公共交通按照“有序恢复、防控为要”“先主干、后支微”原则,由公交、地铁运营企业和出租行业协会制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方案,依程序报备后陆续恢复运营,班次密度保障基本出行需求。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须扫“徐州健康宝”、出示行程码、测体温,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健康码、行程码及体温异常的,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遵守防疫规定的,工作人员和驾驶员可拒绝进站、乘车。

  一、市区部分公交线路恢复运营情况

  自2022年4月12日6:30起,市区部分公交线路恢复运营,具体如下:

  1.恢复线路

  1路、6路、11路、13路、18路(暂不走煤建一街,绕行建国西路)、38路、50路、59路(暂不走工农南路,绕行湖北路)、63路、602路、603路、608路、612路。

  2.暂不停靠站点

  徐州站、徐州站(蓝天)、徐州站(朝阳)、万科新都会、铜山万达、沈场市场、拾屯、九里湖国家湿地公园、五洲公路港、段庄(二环西路)、煤建西路、矿务局南、解放桥、矿山加油站、金洋紫金东郡、绿地工润和平壹号、第一人民医院、国基逸境、国基城邦、王场新村东门、四道街、庆丰路、怡康花园、万科城、纺南小区、湖滨一小、湖滨新村、湖滨路口(湖滨路)、楚王陵、宣武市场、宣武市场(黄河西路)、豪绅嘉苑、新建北村、二环北路等公交站点。

  在运营过程中会根据管控情况动态调整停靠站点。

  3.调整服务时间

  恢复运营线路的首末班发车时间统一调整为6:30至19:00,早晚高峰发车间隔10分钟,平峰发车间隔15分钟。

  4.乘客须知

  乘坐公交,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配合测量体温;扫描徐州健康宝车辆“场所码”,出示健康宝(码)和行程码,查验无误后方可乘车。手机不具备扫码功能的,纸质登记个人信息方可乘车。老年人、学生等无智能手机的,可凭纸质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行程码绿码乘车,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配合测量体温,并纸质登记个人信息。

  二、徐州地铁恢复运营情况

  徐州地铁自4月12日6时起恢复运营。恢复运营初期安排如下:

  1.首末班车时间

  6:00至21:00。

  2.运行间隔

  早、晚高峰运行间隔10分钟,平峰15分钟。

  3.暂停服务车站

  暂停对外服务、列车不停站通过车站:1号线工农路站、人民广场站、苏堤路站、徐医附院站、徐州火车站、医科大学站、乔家湖站;2号线七里沟站、庆云桥站、奔腾大道站、九里山站;3号线天桥站。

  乘客只出不进车站:1号线徐州东站。

  4.乘客须知

  主动配合工作人员查验:扫描徐州健康宝场所码;出示行程码;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测量体温;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三、市区出租汽车恢复运营情况

  自2022年4月12日零时有序恢复市区出租汽车(含网约车)运营:

  1.出租汽车不得出市区(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淮海国际港务区和铜山区、贾汪区)营运,严禁在封控区、管控区周边重点区域和徐州站、徐州东站等区域停车上、下客。

  2.驾驶员应每两小时对车辆重点区域(司机方向盘、安全带、座套、座椅、脚垫、后备箱、空调出风口等)进行消毒,每运次对重点部位(车门把手、车窗升降按钮、后备箱按钮等)进行消毒和车辆通风。

  3.乘客应扫描徐州健康宝车辆“场所码”;出示行程码;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对于没有条件进行“扫码”的老人和儿童,驾驶员要在查验其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帮助其做好姓名、联系电话、乘车日期等信息登记工作。对拒不配合的乘客,驾驶员可以拒绝提供服务。倡导乘客后排乘车和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无接触方式付费,严禁拼车。

  请广大市民主动配合疫情防控查验,非必要不出行,非必要不出市,减少流动,避免聚集,出行中主动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共同营造健康、安全、文明、有序的出行环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78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