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首页>地方频道>徐州>要闻

徐州各地出实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要对照国际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近两年,处于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关键期的徐州,优化发展环境的鼓点,敲得越来越快。

  6月5日,徐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并出台《关于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意见》,着眼增强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重点优化“六大环境”,努力建成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泉山区——创新“全科政务”服务模式,将涉及企业证照许可的93项审批业务全部实行一窗接件、证照联审、内部流转、一窗发证;创新设立企业发展资金池,对获得国家、省、市相关资金扶持等项目,区级服务企业发展资金池予以先行兑付;创新开展“暖心行动”, 坚持紧扣企业家日常需求,创新方法路径,改善优化服务,帮助企业家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构建亲商安商新环境。

  鼓楼区——构建高质量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相继出台《鼓楼区商务金融中心区建设工作意见》《关于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对新兴产业培育不断加强,产业集聚与创新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精准培育领军成长型企业,全力打造企业发展平台,量身定制项目扶持政策,扶持一批双创支撑平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和经验;完善园区楼宇服务机制,完善重点产业园区招商、运营、服务等体制机制,提升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能力。

  云龙区——打造1+1+1工作机制,即开启企业服务“专项通道”、 打造精准服务“绿色走廊”、 实施政企同行“清障行动”,推动政府服务向企业一线延伸;100%满足落户企业合理合法诉求、竭尽所能提供优惠政策、主动帮助企业向上争取政策等“十项承诺”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出台印发《云龙区“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建立涵盖“不见面审批”事项的“全事项、全链条、全环节”相互配套协调的标准体系。

  铜山区——建立深入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制度,边调研实情、边梳理清单、边制定措施、边解决问题,真正做到通过调研解决问题、服务发展;建立常态跟踪督查制度,构建政企贯通、横向联动的优化营商环境跟踪督查体系;实行“3550”达标率日常评价考核制度,以“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建设项目施工许可”为突破口,保持高新区“2330”改革不减速,真正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

  贾汪区——设立政务服务“一号答”专席,提供在线咨询服务,依托12345在线平台,接受企业群众建言评价;推行“并联审批”“容缺预审”,将各项评估由串联调整为并联,做到统一受理、同步评估、同步评审、统一反馈;开展以“一个窗口受理、一名工作人员全程跟踪负责、现场事务一次办结”为主要内容的“111政务服务”畅通工程。

  新城区——大力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推行全程跟踪保姆式服务,企业所办事项在新城区窗口可一站式全面办理;优化完善招商运行机制,研究建立招商引资工作协调运行机制,实现从项目对接、引入、落地、运行等各个环节全方位服务;积极打造营商投资服务体系,围绕项目周边路网建设需求,加快推进彭祖大道等道路建设,推进区域能源站建设、黑臭河道整治,为投资项目提供便利交通出行和基础设施服务。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一窗受理、一同审核、一次缴费、一窗取件”服务平台,实现高效审批;深化放管结合,率先试点“证照分离”改革,采取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制、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提升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等改革方式,重点做好照后减证,有效解决准入不准营、办照容易办证难等问题;创新开展“服务企业零距离、助力发展高质量”企业服务月活动,促进企业稳增长、扩投入、调结构、快转型,建立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

  鼓点声声急,举措频频出。多项措施,一个指向——让徐州的营商环境“经得起比较,经得起打听”,为开放招商、项目落地、高质量发展赢得更大空间。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进入新时代,徐州发展站到了一个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行进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徐州,拿出了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韧劲,来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因为这承载着徐州的未来,承载着百姓福祉!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460
收藏
分享